近日,由南昌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及優化完成的南昌市魚目山公園建成開園。該項目是南昌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核心理念的重要樣板工程,為市民提供了一個集生態涵養、戶外游憩、文化體驗、康體運動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公園。
生態修復顯成效 打造城市"綠肺"
魚目山公園位于烏沙河-石油技工學校-交大景觀路-京九鐵路圍合區域,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公園地處烏沙河與贛江交匯處,是展示南昌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最佳窗口。
公園區位圖
公園建設過程中,通過"清淤、引水、復綠、通路、營景、聯動"六大舉措,實現了顯著的生態修復效果。項目建設對540畝的孔目湖進行了全面清淤。同時,引入活水,聯通上下游四湖,并采用海綿城市技術,打造濕塘、雨水花園、人工濕地等過濾凈水措施,確保湖體水質安全。
"觀山游湖賞鳥" 打造多元體驗
公園整體定位為"觀山、游湖、賞鳥",通過科學的規劃設計,為市民提供了豐富的游憩體驗。場地內建設了"四道、三橋"的交通體系,包括濱河觀鳥綠道、環湖觀山步道、親水休閑堤道、山林體驗便道,以及曰修橋、文淵橋、太子廟橋三座景觀橋梁,形成了"南北聯通、環山環水"的游覽網絡。
濱河觀鳥綠道
環湖觀山步道
山林體驗便道
文淵橋(親水休閑堤道)
曰修橋(親水休閑堤道)
公園根據不同的生態基底條件,劃分為四個特色景觀分區:濱河濕地區以原生態濕地保護為目標,打造濱河觀鳥綠道;山林體驗區保護山林樹木,步道串聯山體油庫,打造獨特的舊工業油庫文化體驗區;湖泊觀光區對湖體水系進行凈化,植入環湖步道及觀湖平臺;林草休閑區則打造大氣開闊疏林草地景觀。
疏林草地景觀
2025年10月12日,“漫步魚目山,金秋健康行”經開區干部職工健步行活動在魚目山公園成功舉辦。魚目山生態公園成為市民休閑、親子游玩、單位團建活動的好去處。
露營大草坪
三區聯動 構建生態新格局
隨著魚目山公園的建成,南昌城贛江西岸生態格局得到進一步完善。公園綠道已與贛江市民公園五期串聯,未來還將通過烏沙河綠道向南連接投書浦公園、紅谷灘櫻花園、馬蘭圩濕地公園。贛江市民公園+魚目山公園+烏沙河生態綠廊未來將成為三區聯動、城景交融、功能多樣的南昌休閑旅游新天地。
魚目山公園的開園,標志著南昌市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為市民提供了優質的生態休閑空間,也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樹立了典范。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充分體現了南昌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決心,必將成為南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