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工匠——市城規總院總工程師付剛

在拼搏中把握機遇,在奮斗中書寫歷史,是建投人的初心不改,也是建投人的不懈追求!建投人愛崗敬業、吃苦耐勞;他們堅持不懈、無私奉獻;他們精益求精、奮勇拼搏;他們始終堅持匠心精神,打造品質工程!
用鏡頭記錄難忘瞬間,用文字謳歌最美工匠。市建投集團現推出“最美工匠”系列報道第十一期。
付剛,男,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注冊城鄉規劃師。1998年畢業于重慶大學,現任南昌市城規總院總工程師、江西省城市更新專業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昌市城鄉規劃與建筑藝術委員會委員。27年來,他始終深耕城鄉規劃領域,將全部熱忱傾注于城鄉規劃事業,多次獲得全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躬身實踐,勇當企業發展“排頭兵”
付剛自1998年加入市城規總院以來,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履職盡責。從普通職員到成長為總院集團總工程師,他做事從不打折扣,嚴于律己,展現出卓越的專業素養與扎實的技術水平。為適應新形勢下城市建設管理的新要求,他牽頭組織各生產院所技術骨干,成立多個服務市委、市政府重大重點項目技術專班,探索新型統籌融合模式,高質量完成各項生產任務。其負責完成的魚目山概念規劃、動物園改造規劃、滕王閣北擴工程概念規劃、九州公園(稻香園及植物園)項目、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項目、象湖西岸景觀橋優化設計、社區嵌入式體育場館建設項目等市級重點項目,均獲市委主要領導高度認可。
從跨新老城區的“一江兩岸”規劃到如今“東進、南延、西拓、北融、中興”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付剛的身影始終活躍在一線。他完成的項目屢獲省部級獎項及市委、市政府肯定。如:2023年負責編制的《南昌市高質量發展建設方案》、《九龍湖豎向(優化)工程專項規劃》分獲省級一等獎;主持完成的《九龍湖豎向(優化)工程專項規劃》取得顯著社會和經濟效益,被市委、市政府譽為“精心規劃、科學決策的典范”并全市通報表揚;主持的馬咀山及魚目山周邊地區規劃均獲市委主要領導高度評價,被視為“南昌市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典范”;2024年主持完成的滕王閣北擴工程獲市委主要領導高度認可,被列為當年十大民生實事工程,將成為“南昌市還江于民,還岸于民,還景于民的典范”;2025年主持打造的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項目,納入當年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建議項目,并于6月20日正式向市民開放。該項目不僅提供了優質親水空間,更以生態優先理念實現了“還江于民、還綠于城”的美好愿景;同年牽頭打造的九州公園(稻香園及植物園)項目、社區嵌入式體育場館建設項目,也均獲市委主要領導高度認可,并列入2025年南昌市政府民生實事人大票決項目。付剛所獲的榮譽,源于二十余載的堅守、“擇一事終一生”的初心,以及在專業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進取精神。

付剛在“兩灘七灣”項目現場實地調研
服務群眾,凝聚力量暖人心
胸懷國之大,心系民之安。家國情懷早已深深融入規劃設計者的精神血脈之中。作為市城規總院總工程師,付剛始終秉承“為城市而謀,與時代共進”的企業使命,以專業擔當詮釋規劃工作者的時代責任。作為規劃戰線的“老兵”,三十年的職業生涯里,他始終秉持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這已成為其在同事心中的鮮明標識。

他的足跡遍布南昌各個角落,參與并見證了這座英雄城的時代變遷。相較于個人榮譽,付剛更看重的是規劃技藝的薪火相傳,最大心愿是培養一支技術過硬、德才兼備的規劃隊伍。他秉持開放共享的工作態度,無論項目大小、時間早晚,都樂于與團隊深入交流,言傳身教。即使總工程師工作繁重,他仍定期組織技術交流會,與團隊共同研討專業問題,推動經驗共享與知識傳承。從舊城改造到新城建設,他的每一次實踐都力求展現規劃對政府決策的支撐力,傳遞規劃服務民生的溫度。其主導的“滕王閣北擴工程概念規劃”,旨在“還江于民,還岸于民,還景于民”,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該項目在實踐中展現出獨特的城市品格和發展智慧。

付剛與項目組成員討論豫章書院鋼架浮橋項目
多年來,付剛以規劃設計為使命,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份藍圖,用匠心承載著對城市的深情厚誼。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爭創佳績、勤奮學習、服務群眾、遵規守紀等方面均發揮了表率作用。付剛更將工匠精神內化為職業信仰——對設計細節的苛求、對技術創新的執著、對品質標準的堅守,他以這種追求極致的專業精神,引領市城規總院干部職工在攻堅克難中錘煉匠藝,在砥礪奮進中傳承匠魂,共同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為城市發展鐫刻下屬于新時代“最美工匠”的奮進印記。

